
消费品是与整个国家居民的消费习惯以及文化差异息息相关的。我们认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优势的资产,比如食品饮料行业,格局相对比较稳定,受海外产品的冲击较小。外资来到中国购买最多的就是食品饮料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外资不具备竞争优势。中国人喜欢用酱油,以海天味业为例,从2009年40亿的收入规模增加到2018年170亿的规模,净利润的规模高达43.6个亿。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消费习惯和文化特质的资产,其财务表现论证了护城河的存在。此外,我们认为像乳制品,白酒这些资产也具备相同特质。
中物联公路分会特约专家韩雪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集体调整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也是在告诫低价无序的竞争格局将慢慢在大环境治理下出现短期的价格上扬,但是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下,不知道最后的上涨比例能实现多少。作为一名浸淫物流行业多年的老兵,曾先后在天地华宇和卡行天下担任管理人员的韩雪峰对于此次快运公司的集体涨价有着较多感触。
我个人的投资策略是自下而上的精选个股,其中最重要的是配置大消费领域,它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国内庞大的消费品市场,只要企业有持续稳健的业绩驱动,它的股价长期来看就会是稳步向上的,并不会受短期的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贸易战的影响。后续重点布局的细分领域中,我们最看好的是食品饮料板块,包括白酒、调味品、保健品,以及大众休闲食品;其次,我们也看好医药板块中的生物医药,以及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品牌。
图:美豆压榨月度对比数据来源:NOPA 国信期货研发部图:美豆压榨利润对比数据来源:USDA 国信期货研发部对于美豆出口而言,出口是美豆需求减弱最大的问题。USDA预估美豆2018/19年度出口量为5606万吨,出口降幅达3.62%。截止到10月18日USDA报告显示,2018/19年度美国大豆累计出口检验594万吨,上年同期为984万吨,同比减少39.7%。2018/19年度美国对中国累计装运大豆20.2万吨,远低于上年同期的663.9万吨。可见缺少中国买家身影,美豆出口降幅明显。尽管欧盟、墨西哥等国的大豆进口量增加明显,但是始终无法与中国需求相抗衡。
国是直通车:如何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金融方面的潜力?王冬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致力于推动珠三角与港澳地区的经济融合,打造全球领先的湾区经济体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就其发展,国家已经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方面做出具体定位安排,绿色金融也被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至于大学生“加负”、废除清考等现象,我认为,“水课”当然要废除;清考是弄虚作假,更是错误的。清考的错误在于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许多人提出要像国外那样搞淘汰制,我认为退学和淘汰制要谨慎。中国是一个学历社会,学生被淘汰了,他就很难就业或转学;不像在国外,学生被淘汰了之后可以自由地在多校间转来转去。在国内,高校随随便便搞淘汰制,那就会提高中国大学生自杀率,我认为不能够硬搬国外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