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设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解决了著名的黑洞信息悖论——我们期望信息在自然界中永远不会完全消失,但如果时间在黑洞中终结,信息便会消失。解决方案很简单:如果有任何东西最终反弹回来,消失的信息就会恢复。准确地说,信息悖论比这要微妙一些。它源于一种普遍的观点,即视界范围限制了黑洞内部可能存在的不同构型的数量。如果可供选择的构型过少,就会丢失掉坠入物质的特征,信息也会丢失。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8年,券商的股票质押规模有所下降。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8月,券商股票质押余额为5057.6亿元,环比下降1.28%,比年初规模下降18.18%;实现股票质押利息收入28.14亿元,环比下降3.98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券商办理质押股票总数同比下滑34.69%,上市公司质押股票的总市值同比下降了20.93%。同时,券商半年报显示,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计提减值金额和比例,也比2018年有了大幅度的下滑。
撰文 | Carlo Rovelli(艾克斯-马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翻译 | 甘立审校 | 吴非永远不要迷信教科书,即使那些书是伟大科学家写的。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得主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在其著作《引力与宇宙学》(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中称,黑洞的存在具有“很强的假想性”。他写道,“宇宙中任何已知物体的引力场中都不存在(黑洞)”。然而,他完全错了。几十年前,射电天文学家就探测到了物质坠入黑洞时发出的信号,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目前,我们有很多证据表明宇宙中充满了黑洞。
回顾过去四十年,中国深入世界经济舞台,从贫穷的人口大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世界的“中国道路”,使得中国走上了全球经济潮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在此过程中,光大证券分管营业部的高管董捷、上海仙霞路营业部总经理鲁剑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也双双领了警示函。自去年《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作为证券市场“守门人”,证券公司落实“了解你的客户、将适当的产品或者服务销售或者提供给适合的投资者”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进展情况,备受监管关注。
然而在现实中,合理明智的财政政策往往会成为选举周期的牺牲品,将印钞机的控制权交给政治家可能会导致轻率的经济政策。在更严重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并引发国家金融机构对通胀失控的风险,货币需求进而变得不再稳定。我们并不知道过度赤字开始产生不利影响之时的债务水平。根据日本的经验,这一限制可能相当高,因为日本的公共债务规模很大,但其通货膨胀和利率在几十年来却一直很低。